生【罗玘自称】违【离开】教下,屡更变故,虽常贡书【晚辈给尊长写信,谦辞】,然不敢频频者,恐彼此无益也。今则天下皆知,忠赤【正派人】竭矣,大事亦无所措手矣。《易》曰:&ldo;不俟终日。&rdo;此言非與?彼朝夕献谄以为常依依【环绕不舍】者,皆为其身谋也。不知乃公身集百垢,百岁之后,史册书之,万世传之,不知此辈亦能救之乎?白首老生【指自己,罗玘虽为学生辈,年龄却并不轻】,受恩居多,致有今日,然病亦垂死,此而不言,谁复言之?伏望痛割旧志,勇而从之【听从内心忠赤之声的召唤】,不然,请先削生门墙之籍【逐出师门之意】,然后公言于众,大加诛伐,以彰叛恩之罪,生亦甘心焉。生蓄诚积直有日矣,临椷【书信,信函,通&ldo;缄&rdo;】不觉狂悖干冒之至。{76}
读此信,方知是时罗玘病重,将不久人世,而以此谏语为诀别,诚感人也。还有一个读书人,献给李东阳这样一首诗:
文名应与斗山齐,伴食中书日已西。回首湘江春草绿,鹧鸪啼罢子规啼。{77}
诗中讥以&ldo;行不得也哥哥&rdo;、&ldo;不如归去&rdo;之意。刘瑾倒台后,御史张芹即对李东阳提出弹劾,指责&ldo;当瑾擅权乱政之时,东阳礼貌过于卑屈,词旨极其称赞,贪位慕禄,不顾名节&rdo;。这都是确凿的。其实李东阳这一类政治家也算中国历史的特产,从古到今并不鲜见。他们都聪明过人(李幼时即是神童,为天子召见,过门坎时太监笑道:&ldo;神童腿短。&rdo;小东阳随口对以&ldo;天子门高&rdo;),身在官场,当政治极黑暗之际,他们八面玲珑、委曲求全,同时折冲尊俎、周旋揖让;从某种角度看,他们像中流砥柱,是乱世中仅存的良知,但换一个角度看,他们也实在难免同流合污之嫌。这种政治家所起的作用,究竟是避免国家和人民陷入更深的苦痛,还是在客观上助纣为虐、令维持得更久更稳固?刘瑾专权之下,朝政是因有李东阳而幸,抑或反之?诚一言难尽,就连同他们的人品,也无法一概而论。正德三年发生了针对刘瑾的&ldo;匿名书事件&rdo;,刘瑾一口气将三百余名官员投入大狱,是李东阳力救得免。这样的事情他做得很多,刘健、谢迁、韩文、刘大夏等一批正派&ldo;老干部&rdo;,以及像杨一清这样的能臣,所以没掉脑袋,或者还能继续在政坛发挥作用,均与李东阳的拯救和保护有关。但既与黑暗同行,做&ldo;伴食政治家&rdo;,他们无可避免地在自己身上留下这样那样的污点,被人所诟病与不耻。如李东阳,政变后&ldo;八党&rdo;鸡犬升天,人人祖上受荫封迁坟,而所有祭文&ldo;皆李东阳撰&rdo;;刘瑾在朝阳门外创玄真观时,李东阳又为之撰碑文,&ldo;极称颂&rdo;。{78}‐‐‐此等作为,在古代士林属最丑之事,不单对刘瑾和&ldo;八党&rdo;,就是对走卒焦芳、张彩之流,李东阳也加以巴结。{79}刘瑾败后,李上疏罪己,内云&ldo;委曲匡持,期于少济,而因循隐忍&rdo;。此数语,可作为古今此类政治家所共有的贴切、绝妙之写照。虽然活得很累,也饱受争议,但不管怎么说,李东阳立朝五十年而不倒,生前身后都荣显非常,七十岁那年去世,&ldo;赠太师,谥文正&rdo;。
整个事变,到翌年三月公布&ldo;奸党榜&rdo;,才算尘埃落定。&ldo;奸党榜&rdo;的意思相当于后世的&ldo;反党集团&rdo;。中国自宋代起,政治上有了一种新罪名,即所谓&ldo;党祸&rdo;;过去臣下或黜或诛,只是个人罪名,而&ldo;党祸&rdo;则开创了用有组织有纲领的所谓&ldo;结党营私&rdo;的小集团罪名打击某种政见的形式,并且从此成为在政治上处理统治层内部不同政见的主要思路。从明代来看,除了贪污、渎职等行政犯罪,只要涉及政见分歧,基本都被定性为&ldo;奸党&rdo;。这一思路对后世中国政治影响颇深,一旦发生政治见解的冲突,似乎便非要揪出某某集团方能作罢,而且不如此似乎也就不足以彻底搞倒搞臭政治见解相左者。
正德二年由胜利者宣布的&ldo;奸党&rdo;名单,共计五十六人。其中,宰相级二人,尚书四人,宦官三人,科道官四十一人,其他部员六人。这些人全部被勒令致仕(退休)、免职或被发配,其中一些人在不同程度地面临死亡威胁时却最终化险为夷,只有两名宦官王岳、范亨在解送途中被秘密处死。解读这份名单,能清楚地看到政变所带来的政治格局的两大变化。首先是朝廷人事的剧烈动荡,内阁成员三去其二,各部首长六去其四,内廷核心位置易人‐‐‐可以说国家权力高层发生了一次大清洗、大换血。其次,名单中科道官(六科给事中、十三道御史)的比例之高,逾七成以上,意味着司职监察、纠劾和言论的朝臣是朱厚照及其近幸势力重点打击的对象,也意味着政治由此转向一个言路不畅、更有利于专制的局面。
朱厚照:一不留神当了皇帝朱厚照:一不留神当了皇帝(24)
豹房秘史
今人往故宫观光,由天安门进入,行至巍峨的午门,向右看为东华门,由此径东可达繁华的街市王府井,向左看则是西华门。出西华门一直前行,穿过南长街,便是中南海。
中南海,连同今之北海,在明代原系一体,统称&ldo;太液池&rdo;,全是皇家园林西苑的组成部分。历史兴替,慢慢模糊了明代皇城的格局。在当时,今之故宫到中南海整个的广大区域,统属&ldo;大内&rdo;,所以西苑又称&ldo;西内&rdo;,其间并无百姓杂居,北长街、南长街也尽是宫殿和皇家各种办事机构。天启年间太监刘若愚的《酌中志》在《大内规制纪略》中,叙说详尽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农家子宠夫记 怀了隔壁总裁的宝宝后[穿书] 他身下有朵花 轮回亿万次之后 沐斩:末世变革 民国来的男太太 百转王位 弃妃:王爷别激动 言语莫殇 煞妃狠彪悍 重生之深娱 重生是为了跟偏执狂谈恋爱 严白虎新传 穿成男主他哥的心尖宠[穿书] 阿尔明·冯·隆将军的二战评论 哥儿在末世[古穿末] 穿成炮灰总裁的男妻 穿到反派总裁重生后[娱乐圈] 江中月 重生之劳模影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