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从来只听过枪出如龙,到槊的时候,不是少年横槊气凭陵、酒圣诗豪餘事,就是横槊赋诗,最大的差别就是,横槊的人是贵族,拿枪的人是小兵。”
看宝友们还不理解,杜维发出了槊的制作工艺。
“一根槊杆,需要先取适合的木杆剥成篾,浸泡在油脂中塑形,达到一定的要求后再用胶粘合在一起,打磨好形状,涂抹生漆、裹上麻布,最后再涂抹生漆制作而成,至少需要三年的额是阿金才能够制作完毕。”
“这还是只槊杆,更不用说其它的槊头、槊纂。成品的马槊握在手中轻重适合,不管是冲刺还是挑挡都十分顺手,刀砍上去如金铁交鸣并不断裂。”
“一个普通人是用不起这么好的东西的。”
杜维说着实话,宝友们沉默了。
他们知道这是实话,可还是不愿意承认这血淋淋的现实。
好半晌,意识到这个和问题并不是他们能解决的,叹口气,继续看向盒子里面的东西。
“那这个……槊头?”
“嗯。”叶陵点点头。
“槊作为长兵器,和枪的区别在于,槊是精心设计的重兵器,好的槊头甚至和剑一样有八棱凸起,可以切削、可以穿刺。”
“造型上和剑身确实有些相似,不过区别很明显,槊的头更厚重,前面这个像是剑格的部分其实叫做留情结,是刺穿……”
杜维没有说完,弹幕已经开始调侃起来。
“长槊,留情结,刺穿……”
“你不对劲!”
“这是杜维宝友讲的,和我没什么关系,我只是复述了一遍。”
杜维也没想到宝友脑回路这么清奇,愣了几秒。
“其实这不是你们想的那种东西,是防止槊捅了人,串糖葫芦的装置。”
“毕竟战场上,骑兵冲锋,拿槊的大将要带头上,一旦穿了几个人,机动力大幅减少,离死也就不远了。”
宝友们一脸惊讶,没有想到还有这个操作。
“宝友这东西怎么来的?”叶陵随意问道。
“是家里传下来的,爷爷说这是当年灾年的时候救了一家人,事后送的谢礼,拿到就是这样子了。家里人知道这是古物,所以保存的特别好。”
“难怪。”
叶陵收回目光,叹口气:“汉代的东西,不过可惜了,现在应该算是废了。”
“什么?”
宝友们全部骇然。
好好的槊头,不是还说这是汉代出来的东西么?怎么这就废了?
“唐代出来的东西,要是不打磨,还有包浆,自然是好东西,保存这么精美的槊头,哪怕是放眼国内也没有几个。”
“可,打磨过后,没有任何用处了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大禹执刀人 诗语词曲 大秦:女扮男装的我自爆了 血色邀请 我在明朝当保镖 影时空 海贼:我于顶上震撼世界 混入三国当皇帝 大雍一小兵 太子妃凶猛,乱葬岗生娃 晋主 大夏小兵 精灵之幻影的霸主 浮生若梦锦流年 大明:哥,和尚没前途,咱造反吧 水浒之大宋摄政王 一胎双宝:妈咪你马甲掉了 大唐:老乡开门,我送钱的 三国之截胡大耳贼 局长沉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