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郡王,您这是?李三才上前行礼,疑惑问道。
&esp;&esp;此前赵佶分明已经准备离开蔡府了,怎么这会子又出现在了这里?
&esp;&esp;赵佶似是有些腼腆,见到李三才,他欲言又止。李三才眸光转了转,似是猜中了他心中所想,于是道:
&esp;&esp;郡王,方才在下画了一张仕女画,您这是念起了某位旧人了?
&esp;&esp;三才先生懂我。赵佶道,我还是忘不了李师师,昨日腊八,我又遇见她了,她在城东福田院施粥,穿着一身红裘,系着白布围裙,眉眼温柔极了。我足足看了她一个时辰,不敢上前。
&esp;&esp;郡王,李师师长了您将近二十岁,对她来说,您实在太年轻了。李三才直指要害。
&esp;&esp;我明白,所以我想请教先生,究竟该如何才能获得她的芳心。赵佶问。
&esp;&esp;李三才唇角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,随即道:
&esp;&esp;在下有一事不明,未知郡王为何会来请教在下这样的问题?
&esp;&esp;赵佶思索了片刻,道:先生给我一种莫名的感觉,您似乎经历过一段旷世之恋。我观您画仕女,眸光之中的柔情实在掩藏不住。那幅仕女图,仿佛是在画您曾经的爱人。
&esp;&esp;先生,我一直不曾追究过您的过去。一年前我在牧苑遇见您时,您是送牧草的农工,可您这一身的才气,怎可能只是个寻常的农人?您身上有故事,您不愿说,我也不问。我只求您帮一帮我。
&esp;&esp;赵佶显得很卑微,也很诚恳。这个十三岁的少年,天之骄子,风流少年,出身如此高贵,他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?如今却为了追求李师师,如此低声下气的向李三才这样的侍从请教,可见用情至真。
&esp;&esp;李三才沉默了许久,终于缓缓开口道:
&esp;&esp;郡王,情爱这件事,最不讲道理。往往是
&esp;&esp;时光如水,静谧流淌,一不注意的功夫,便又跨过年来。
&esp;&esp;绍圣二年开年后,朝中对旧党的清洗逐渐进入尾声,但个别官员的去留仍然成为了朝中争议的焦点。比如吕惠卿,比如孙路。
&esp;&esp;前者是因为去年年末时被外放大名府,不肯去,乞留京师。曾布与他素有恩怨,前任知枢密院韩忠彦亦被问询意见,认为他应当去大名府,而不该留任。
&esp;&esp;官家不喜吕惠卿,认为此人虽是新党,却凶横刁蛮,倒是有几分对敌的魄力,最终还是不曾留任。不久之后,听取了韩忠彦的建议,任命他为鄜延路经略使。
&esp;&esp;无限好文,尽在海棠书屋
&esp;&esp;孙路乃陕西路转运使,掌控着对西夏边境的重要军务。如今官家已然准备开始用兵,此人的才能不足以支撑对夏战争,故除官,给吕惠卿、章楶让位,调往大名府继任河东路经略使。
&esp;&esp;前朝逐渐稳定,新政各项事宜在稳步推进。而官家的后宫却热闹了起来,先是孟皇后为官家诞下长女,不久之后,刘郡君即被封为美人,品阶晋升。
&esp;&esp;孟皇后未能给官家诞下儿子,储位仍然空悬。到了五月时,反倒是刘美人身边的一位婢女张氏有了身孕,被封为郡君,孟皇后地位愈发动摇起来。
&esp;&esp;官家日渐冷落孟皇后,几乎不会去她宫中。孟皇后只能将全部的心思扑在自己的女儿身上,小心翼翼地照顾她。
&esp;&esp;在张郡君宣布怀孕之后,不过两个月,刘美人也怀上了。这下官家的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刘美人这里,希冀着这两位妃嫔能给他诞下儿子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