☆、血战长津湖之翻山越岭
如果说三八线是由一条军事分界线演变而成的国家分界线,是一条半岛南北两方人民心理上的分界线,那么半岛上还有一条线更实在,那就是拱起在半岛北部的狼山山脉。而位于这条山脉的东侧便是那北风呼啸,冰封积雪的长津湖。长津湖,地处朝鲜北部狼林山脉和赴战领山脉之间,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。周围几乎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。危峰兀立的山岭撕开了长津湖的湖面,形成犬牙相错的山高水险之势。长津湖地区林木茂盛,道路崎岖陡峭,村落稀疏,荒无人烟,几乎是不被外人所以,但是谁也没有想到,这里会是中美王牌部队东线决战的战场,是朝鲜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,也是志愿军9兵团永远的伤痛。
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前,随着朝鲜战场的变化,9兵团出兵朝鲜的日期也是一变再变,“连长,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跟美国人打啊?”,当听说志愿军第一次战役已经打响的时候,小包便心急如焚的找到了连长张黎,“你急什么啊?到时候军委会下通知的告诉我们的”,孙宝根在一边给自己打着绑腿,一边说道,他和小包,还有张黎都是9兵团所属的志愿军指战员,眼看着其他部队打了胜仗,立功受奖,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。“铜壶漏报天将晓,惆怅佳期又一年”,在苦盼数日后,也就是在10月28日,志愿军在云山进行了第一次战役,随后大部分的志愿军部队开赴西线作战,而东线的只有两个师,但是他们面对的是美最为精锐的陆战一师,兵力是明显的不足,危机四伏。因为美军在向长津湖地区攻击前进,意欲攻占朝鲜临时首都江界,江界是金日成在朝鲜土地上最后的一块根据地了,此地一旦被美军攻占,后面就是鸭绿江,那么金日成的北朝鲜恐怕就要覆灭了,而且最为重要的是,美军如果占领此地,便会向西转进,包抄西线的志愿军后路。形势是极为严峻。为了应对美军的作战计划,中央军委立即命令9兵团结束整训,立刻起程,投入到朝鲜战场。由于将要面对的对手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武器装备,如果要是硬碰硬的打,肯定是得不到便宜,所以张黎接到了上级的命令,要求他们要尽快的到达指定战场长津湖一带埋伏下来,而且命令还要求他们轻装上阵,普通战士的武器只是日式的三八式步枪,和在胸前挂着的那几枚手榴弹,仅仅像张黎这样的连长,才给配备一把冲锋枪,这还是从国民党的手里缴获而来的。而且最为要命的是每名战士只有三天的口粮,这些食物也只是一些馒头片而已。对于张黎,小包,孙宝根这样的绝大部分志愿军指战员来说,前往朝鲜是他们这一生唯一出国的经历。从他们踏上鸭绿江的大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的时候,这个距离不仅是祖国与异国的距离,而是生与死的距离,“怅望千秋一洒泪,萧条异代不同时”,然而他们没有时间感慨,就奔赴战场而去。
11月25日,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,鸭绿江开始封冻。张黎过去在国内作战多是丘陵地带,虽然有些山地作战的经验,但是朝鲜北部的地形是高山峻岭,山峰高过千米,甚至达到两千米,悬崖峭壁,而且又是大片的原始森林,树茂林密,而且现在又是下起了雪,部队行军受到了地形的限制,极大地影响了前进的速度。但是孙宝根的心情却还是不错,他一边爬着山,一边不时的被周围的观看四周的雪景,这时候,他突然想起了毛泽东一句诗词,便高声的念了出来,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”,连长张黎听了这话后也是为之一笑,但是眼下的困难确实让他十分的为难,因为由于这场大雪,使得有些山路的积血已经达到了一米深,人走的时候都费劲,更别提那些马和骡子了。而且,因为志愿军没有空军,所以朝鲜上空的美军飞机是整天肆无忌惮的在他们的头顶上盘旋,时不时的对他们进行轰炸,最让张黎感到棘手的问题是,原来计划的发配给战士们的棉衣,由于军情紧急,来不及更换,现在他所率领的这些志愿军战士,还是穿着又单又薄的南方服装,在这冰雪寒天的长津湖,根本就无法生存,跟别提打仗了。但是,连长张黎,小包,还有孙宝根这样的志愿军战士拥有顽强的战斗作风,在极为困难,和在极为恶劣环境的前提下,为了保卫新中国,没了保卫人民的幸福生活,他们也要把美军那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彻底的打垮,将他们赶出朝鲜半岛。
为了加快速度到达集结位置,他们是翻山越岭,不惧艰险,雪寒岭,黄草岭,还有那连鹰都飞不过去的死鹰岭,在一座座听起来都让人感到胆寒的山名,都被张黎他们翻越过去,并且克服了没有向导,没有地图的困难,准时的到达了作战预定目标,埋伏了下来。准备迎战美军历史上从没吃过败仗,享有“先驱师”和“常胜师”美称的美誉,可谓是美军陆军当中的“天之骄子”——美军陆战第1师。
☆、血战长津湖之决战前夕
这个陆战1师与中国也是颇有渊源,1900年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中的美军就是该师部队,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北京,天津,青岛等地登陆的也是该师,1946年“安平事件”和强奸北大女生学的“沈崇事件”,也是该师所为。现在在朝鲜狭路相逢,可谓是冤家路窄!
一支美军的装甲车部队在大雪纷飞的丛林当中是缓慢的前行,车上的美军士兵穿着厚厚的棉衣,一个个是面无表情的样子,仿佛预示着有什么不行的事情将要降临。“我真的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来到朝鲜,汤姆,这样的鬼天气快把我冻死了”,米勒闭着眼睛小声的说道,“可不是吗?从小到大我就没遇到这么冷的天气,我现在好想回家啊”,汤姆也是深有同感,“哎呀,快了,我们马上就要到长津湖了,等过了这鬼地方,就是鸭绿江,我们就算是胜利了,就能回去喽,去享受加州阳光的温暖,那个滋味简直是太美了”,史提芬躺在厚厚的鸭绒袋里感慨万分的说道,“恐怕我们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回去的,从感恩节结束战争,到现在的‘圣诞节攻势’,我们在朝鲜呆的时间是越来越长了,哎,我听有的弟兄说,在西线我们遇到了中国军人,他们好像被打败了”,汤姆说道,“我也是听说了,哎,史提芬,你没有跟你那个很能打的韩国人有什么联系吗?他们不是从西线进攻”,米勒捅了一下史提芬,“没有”,史提芬说着,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酒瓶,拧开盖子喝了一口,其实他的心里也是一直在犯嘀咕,“前些天威尔逊还能跟金炳哲有些联系,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,可能是距离太远了吧,无线电联系不上了”,“那就发电报,问问那个韩国人,他们西线的战局怎么样了”,“对,如果西线打胜了,我们东线这边就继续进攻,要是他们西线有什么意外,我们就别这么孤军深入了”,汤姆和米勒俩个人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,史提芬听了他们的话后也觉得有道理,“是,我找个机会问问威尔逊”,他的话音未落,突然装甲车停了下来,威尔逊打开了车门,向里面的史提芬招招手,让他下来,“什么事啊,少校?”,史提芬跳下了车对威尔逊问道,“是这样,有点事儿我想跟你商量一下”,威尔逊皱了皱眉头接着说道,“我们在想长津湖行进的过程当中,经常会接受到一些电台的信号,这些信号时断时续的”,“是不是西线方面的?”,“不是,不是,他们几天前就跟我们没联系了,我到现在也不同意麦克阿瑟的作战计划,为什么要把我们分开,无法相互掩护,这样的做法只会让敌人把我们包围”,说着,他又指了指这天气,“你看看这漫天的大雪,还有这原始森林,长津湖这地方根本就不适合机械化作战”,“哎,算了吧,少校,这就上峰的命令,我们能不服从吗?你说刚才的电台信号是怎么回事?”,“我觉得是有人再引诱我们”,“有人引诱?谁啊?”,“中国人,西线已经跟中国的军队打起来了,听说他们的称呼叫‘志愿军’,现在和我们打的是不可开交,胜负难料啊”,“‘志愿军?’,这个名称好奇怪,那你认为这些电台的信号是志愿军的?”,“没错,我们不能大意啊”,说着,威尔逊打开了地图,在上面指了指说道,“你看这就是长津湖,它就像一个巨大的‘y’字,右边是新兴里,左边是柳潭里,中央便是长津湖了,下碣隅里位于三条线的中央,后面是土古里,‘y’字最下端直通元山港,现在我就考虑,我们这陆战1师,是去新兴里啊,还是去柳潭里呢”,威尔逊拿着地图是犹豫不决,想到这时候,他是长长的叹了口气,“唉!现在要是有那个韩国人就好了”,“你是说金炳哲?”,史提芬随即问道,“对啊,这小子还是挺能打的,要是有他们跟咱们配合,那我可就省了心了”,就在这时候,一名通信兵到了他的面前,把一份电报交到了的威尔逊的手里,他看了一眼后拍了拍史提芬的肩膀,“行了,现在陆军第7师31团已经到达了新兴里,那么我们就是柳潭里吧”,“31团?他们行吗?”,“算了,我们就别管他们了,准备出发吧!”,威尔逊命令道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