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三月十九日进城,到四月二十九日,李自成三番五次准备登基,就任全中国的统治者,成为紫禁城龙床的新主人,但也三番五次地推迟。明明水到渠成的事,硬是实现不了。当然,&ldo;非不愿也,是不能也&rdo;。
四月二十一日,李自成率大军抵达山海关,与满清、吴三桂联军决战。一败涂地。他逃回北京,四月二十九日,匆匆在紫禁城武英殿称帝,当天晚上酉时至戌时之间(大约十九时左右)即仓皇出走。
他也仅仅坐了几个时辰的龙床。
一个农民起义领袖,一个成功把崇祯逼得上吊的传奇英雄,一个&ldo;中国&rdo;人,一个已经把金銮殿踏在自己脚下,可以说占据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人,在争夺&ldo;中国&rdo;的领导权时,却输给了&ldo;鞑子&rdo;、&ldo;酋奴&rdo;、&ldo;异族人&rdo;‐‐‐这样的观念在当时是客观事实‐‐‐实在说不过去。
李自成推翻了明王朝,能够说明明王朝的罪恶和不道义,却不能说明由他来填补国家权力的真空是合理和正确的。历史老人的选择不会出错。满清占据了北京和紫禁城,而且在那里呆了下去,证明两者之间,它是更合适的人选。
难兄难弟:由校和由检难兄难弟:由校和由检(64)
闯军入城时,北京市民由疑惧而很快轻松,用&ldo;安堵如故&rdo;、&ldo;奔走如故&rdo;、&ldo;嘻嘻自若&rdo;来表示对明政权的垮台毫不惋惜,以及对新政权的拥护和支持。然而,四十天后,当闯军离开这座城市时,却变成了这样的情形(《明季北略》引述当时不同目击者的报道{238}):
贼先于宫中列炮放火,各私寓亦放火。零贼飞马杀人,百姓各以床几窒塞巷口,或持梃小巷,突出击之。须臾,九楼城外皆火,贼东西驰,不得出,至暮,胥毙。
酉戌间,逆闯拥大兵出前门,止留残卒数千,在内放火。三十日天明,宫殿及太庙俱被焚毁,止存武英一殿,宫女复逃出无数。大内尚有重大器物,无赖小民于煨烬中取攫无遗。午间,九门亦火,止留大明门及正阳门、东西江米巷【就是现在的东西交民巷,明清时为北京最长的胡同】一带未烧,盖贼留一面出路也。其未出,悉为百姓所杀,凡二千余人。
来时风光,去时可悲。四十天的时间,北京人民的态度,天翻地覆。
历史真的很诡秘,像是有灵性。本书从朱元璋写起,结束时,不成想落在李自成这里,恍惚是走了一个轮回。轮回,因果循环;然而又非简单的重复。李自成和朱元璋,几乎完全的相似之中,却闪现出巨大的不同。
与明朝周旋十余年、战而胜之的李自成,末了,似乎又以某种方式输给了它‐‐‐至少输给了明朝的创始人朱元璋。正因此,明朝的灭亡和李自成的失败,同样发人深省。
李自成逃走第四天,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三,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入北京。五月十五日,传令&ldo;除服薙发,衣冠悉尊大清之制&rdo;。
这一天,西历为公元1644年6月19日。
明朝真正灭亡了。史家写道:&ldo;自洪武戊申年至此,凡二百七十八年云。&rdo;{239}
2005年11月写起
2006年9月写毕
【注释】
1南明弘光朝一度给朱由检上庙号为&ldo;思宗&rdo;,含义应该是以&ldo;思念&rdo;之类为主吧。满清用在崇祯陵墓上的&ldo;思&rdo;字,当然是另外的意思。
2《明清史讲义》,上。
3《万历野获编》,卷二,列朝,捐俸助工。
4《明史&iddot;后妃传》记作薨于万历四十年,但《明史纪事本末》和《先拨志始》,均记为万历三十九年九月,疑正史误。
5《明史》,列传第二。
6文秉:《先拨志始》,卷上,万历起天启四年止。
78李逊之:《三朝野记》,卷一,泰昌朝纪事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穿成男主他哥的心尖宠[穿书] 弃妃:王爷别激动 百转王位 重生之劳模影帝 重生之深娱 沐斩:末世变革 穿到反派总裁重生后[娱乐圈] 轮回亿万次之后 农家子宠夫记 怀了隔壁总裁的宝宝后[穿书] 阿尔明·冯·隆将军的二战评论 他身下有朵花 江中月 言语莫殇 严白虎新传 民国来的男太太 煞妃狠彪悍 穿成炮灰总裁的男妻 重生是为了跟偏执狂谈恋爱 哥儿在末世[古穿末]